近日,淄博市“2017年度全市教育创新成果”评选结果出炉,我校“打造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课程”项目与其他区县和兄弟学校的9个项目共同荣获“2017年度教育创新成果”提名。
该项目旨在坚定文化自信,构建中国传统文化校园体系,从青少年能够自然接受的形式入手,以课程建设、学科融合、育德提分为突破口,激发学生兴趣、取得家长支持、打造环境体系,立足当下、着眼长远,逐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在学校的深化普及。
该项目的亮点是做到了三大创新:
创新推进方式,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流行元素入手,寻找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突破口。融合语文和音乐学科,开展古诗词唱诵,有计划开展校本课程,营造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氛围。目前我校开设有聊斋俚曲、民乐、中国传统文化唱诗班、书法、茶艺、中国武术等社团课程。依托校园文化艺术节组织开展“古诗文唱诵”、聊斋俚曲演唱、书法展示、茶艺表演等比赛并确定为学校常规赛事,让学生在筹备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与推广。
创新长效机制,用课题研究为载体,依托课题“高中阶段古诗词唱诵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 探索高中阶段古诗词背诵、理解的有效途径,建立中国传统文化校园体系传播机制,用考核评价激励师生参与课题研究。
创新教育机制,借助互联网+,推动家校共育,逐步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美育教育。注重辐射引领,实现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辐射一个朋友圈、一个朋友圈影响一个群体的传播目标,更大范围扩展中国传统文化对每个人的影响力。
在该项目引领下,我校相关活动开展取得了诸多标志性成果。
2016年12月,聊斋俚曲节目获得“山东省中小学校园艺术节”戏剧类比赛一等奖;
2017年5月6日,课题“高中阶段古诗词唱诵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被列为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重点课题(课题编号:2017ZJ047);
2017年5月,国家文明网长篇报道学校聊斋俚曲活动纪实;
2017年7月,“高中阶段古诗文唱诵”荣获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决赛校本课程探究评优赛项高中组二等奖;
2017年12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期待该项目为我校生本教育育人体系注入更多新鲜元素,为我校学生成长、成才、成人、成功带来更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