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学校召开新学期教学工作部署会,全体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参会,副校长张萍、张怀伟,党委委员杨明证参加会议并对新学期教学工作提出要求。
教科研信息处主任李雪姣通过数据分析全面展示了上学年各学科组在课题研究、项目引领、课堂比赛、资源建设、竞赛辅导、成果提炼六个方面的发展现状,针对不同学科特点,从课程开发、课堂打造、课题引领三个方面进行了针对性指导。倡导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要统筹教研学习,整合学科资源,开展新高考系列讲坛,助力质量提升;系统分析自主导航使用情况,深入研讨大单元教学,扎实落实一科一案,让教走向学。要立足学科长远发展,加强学科引路人培训,加快学科特色课程建设。
教务处主任张晓源从学生预习、学习、复习的学习规范培养和教师“备、教、批、辅、考”教学五环节的管理与落实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带领老师们在研究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新学情的基础上,梳理并总结学校智能化生本课堂最新成果,充分发挥校领导挂包备课组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研究型教师团队的优势,推进智能化生本课堂深度变革,大力提升教学质量。
副校长张怀伟首先以“吾日三省吾身”“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三句话详细阐释了教师的职责定位。然后分别就教师需具备的研究意识、问题意识及严谨求实的精神做了详细解读,要求一线教师要研究课标、教材、高考评价体系以及学生的高阶思维培养路径,要在教学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始终围绕教学质量这个核心备课、上课,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支撑落实以学定教。最后他以“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 ”“课堂改变,学就会改变”“前进的理由只有一个,退却的理由却有100个”三句话激励教师们在教学工作上不断反思,不断成长。
副校长张萍从全市教学工作会议要求及学校教学工作目标出发,就教学层面的质量意识、主动性调动、团队意识、系统化思维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她指出,育人质量是衡量学校也是衡量教师的核心标准;教师要在专业知识和理论学习、提高课程领导力、提升课堂学习效益等方面增强主动性,要把学习与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质量提升的生产力;各教研组、备课组要切实加强组风建设,做到团结一致讲求实效;要以从点到面、从实践到成果的系统思维推进各项工作等。
党委委员杨明证特别强调各教研组要优化自主学习导航的编制,备课组在集体备课时要互相交流,及时对学习导航进行完善和修改;提出备课组要反复研究高考真题,不断完善多维细目表,做到精准高效备考。